黄山市图书馆
2022-07-28
黄山市图书馆始建于2011年9月,前后历经2年3个月,于2013年12月20日正式开馆运行。作为我市公益文化设施,黄山市图书馆自开馆之日起,始终以读者为本,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把服务品质和窗口形象放在首位,于2014年12月被安徽省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评为2014年度安徽省“十佳图书馆”,2018年8月13日获评“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
馆内设1850个阅读座位,2台读报机,6台馆员工作站,5部自助借还机,采用RFID技术实现借还、阅读、查询全自助;两条百兆光纤,100台阅读电脑,4000多种电子期刊,馆内wifi全覆盖,满足读者上网阅读的需要;数字图书馆、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微信平台,让读者实现远程阅读。馆内大厅新设瀑布流,定制我市所有五A、四A景区的介绍和旅游攻略资源和我市国家级非遗项目推荐资源,体现文旅融合和非遗传承。图书馆大力推广“信用+阅读”服务,新设信用阅读本、自助信用借还系统,凭借自己的信用分就可免费办证,极大提高读者办证量。
黄山市图书馆现有“百大分馆”、“金太阳分馆”、“黎阳分馆”、“党建主题分馆”、“徽文化主题分馆”、“文学主题分馆”、“阳湖分馆”7个分馆和23个图书借阅点,逐步推动了我市阅读网络全覆盖。
我馆开展的各项阅读推广活动、资料展览及培训讲座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策划开展了周末“趣”学堂、“码”上阅读、阅读星推官、家庭图书馆等原创服务品牌,满足了各类读者群体的多元化需求,进一步提高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提升了市民满意度。由黄山市图书馆等多家单位联合打造的“黄山自然讲堂”也于2021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发布的全球世界地质公园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十个良好范例和做法之一,成为中国唯一案例入选。书法家写春联、元宵猜灯谜、“世界读书日—徽州读书节”系列活动、黄山市朗读者比赛、图书爱心捐赠、高考志愿填报讲座、青少年心理辅导、暑期大学生实践等也已成为读者期待的招牌活动。
黄山市图书馆在坚持发挥传统图书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开发智力资源”四项社会职能的基础上,扩大馆藏、深化培训、增强互动、实现技术创新,力争将黄山市图书馆打造成我市文化活动中心、地区公共信息咨询中心、引导本地区大众阅读方向和品位的先进文化传播中心,真正成为黄山市的文化名片、文化地标。